Monday, November 4, 2024

龍蝦故事

 先生是對吃講究的人,每到一處就希望探尋當地特殊食材嚐鮮。

而太太對事物隨和,沒有堅持,只希望自己跟家人愉快放鬆,旅行順暢。
往往就是這樣小小願望,成為旅程的bug😆

這回先生來到阿全野生龍蝦,為全家點了兩隻活跳跳的龍蝦。圍坐在圓桌,孩子引頸期盼爸爸用鉗子撥龍蝦給全家吃,大孩子們大快朵頤,邊跟太太聊說原來龍蝦這磨好吃,太太吃了口龍蝦尾最大塊的肉咕嚨說:「我還是最愛啃雞腿。」心裡想,吃龍蝦好麻煩呀,但再忍一下就可以轉戰對面的Lumi咖啡店,看在心上人跟孩子如此enjoy撥龍蝦份上,繼續忍耐。

而,太太把剩餘的龍蝦都給了先生,想讓他愉快,自己背著想睡的魔嬰,前後交替背,餵食魔嬰吃龍蝦汁拌飯,瞎磨時間,最後魔嬰下馬逛起龍蝦店,大孩也起身在店中遊玩,先生還在跟好多龍蝦腳奮戰😆
太太越等越餓,旅程越無趣,最終忍受不了:「太無聊了,把車鑰匙給我。」太太本想就此開車放睡魔嬰,但另一半正撥龍蝦聽此,真是無言。
最後太太決定回車上拿了推車,綁魔嬰在車上,大孩也跑來,大夥去附近走走,也是太突然了,沒做好功課母女子四人誤闖民宅,遇到看門狗前來盤查,大孩快挫死,太太怒吼:「別動靜靜待著等盤查結束。」就這樣,四人在熱帶島嶼的烈陽下罰站,那隻看門狗還真謹慎,還不知道牠若針對魔嬰檢查,太太該拿出什麼暗器來才好。
終於啃完龍蝦腳的先生出現,我們進了荷蘭女生的店吃荷蘭甜點,不過太太經過龍蝦與狗的折磨,這種文青點心哪能安慰到受傷的心靈,回到旅館前點了份薯條飲料加到最大的麥香魚,怒吃!

伊甸園可能是第一個職業介紹所

過年前,沒正職工作的我居然有兩場飯局邀約,還算是跟的上時代潮流吧,哈哈哈。

謝謝邀約的朋友們,很想念大家,很慶幸認識大家。
最近不專心讀「槍炮細菌鋼鐵」說到人類如何從原始人採集打獵延伸到農業,全世界各個地方區域年代的專有名詞,看到我頭殼發昏,最後抓到一個重點,若社會能夠接受多元發展,就越能生存,也是我們所謂的進步。而,肥月灣也是我認知的兩河流域,因為農業發展很早,也成熟的最順利,並且推廣至歐洲,也是本說要討論一個問題:為何歐洲人能夠勝過各地民族?作為一個歷史證據論述的基礎。
讀到前三分之一,我想到聖經創世紀的伊甸園,亞當本來是採集水果就足食,過得很好,但是因偷食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,被上帝罰一輩子,後後代代都要當農夫,這好像顛三倒四,感覺農夫不是什麼好差事,而我們自認為是進步,為啥聖經要寫這麼明顯的錯誤,讓人批判。
仔細再想一下,「槍炮細菌鋼鐵」書上說,古早採集打獵就可以飽足的生活簡單,比做農夫輕鬆很多,但地球資源應有變化,讓能夠發展成農業社會的,多數能存活下來,而且,採集不定居的民族是不利生小孩,所以,人口數不多,而但農業社會有利女性生小孩啊!所以這樣的民族越來越多人。在聖經裡在亞當改行當農夫後,夏娃就開始懷孕生孩子。
亞當與夏娃在我心中,不是神話故事,我們說聖經是神的啟示而被記錄下來的書,我一直想把人類對自我的歷史發現與聖經對照出來(比如說,我就曾去網路上查找,耶穌是真人嗎?XD)這次,創世紀跟史前資料能對應起來,實在有趣,原來亞當夏娃是第一代改行從採集變成農夫的古代人。

著迷絕命毒師



這部劇扣住我心好一會,怎麼樣的師徒情份讓兩人命運分分合合,每個人人生都會有這樣的重要人物,某時期影響你至深,而當抽離時也抽身很快捏。

常常看的到二人善良的部分,Walt的足智多謀,並追求成功的好勝心極強,在他世界的標準,就是在有限生命追求技術與商業成功,就像我們在趕著某個專案就快完成了,但小孩還在學校等我們下班阿,我們捨棄了許多人情倫理,對成功使命必達就對了。Walt總以「留錢給後世才是最有保障」為藉口,最終終於體認所有的選擇都是以自己為出發而做的,同時甘願受罪了,而對於他的缺陷我也感到很愚蠢與憤怒,Walt在事業飛黃騰達之時,那種意圖殺人、誤殺還是捨不得殺,不管如何,用殺人來開展自己的康莊大道,實在讓人非常憤怒與憎恨。

Pinkman我也好喜歡阿,白爛又悲情的帥哥,從個小混混最後居然進化成全劇最悲慘的聖人角色,懷念那個滿嘴bitch的粉紅男,所以又點了第一季來欣賞一下他的藍色眼珠了。我覺得他很想每個在找尋自我的年輕人,甚至我們自己在迷惘時,就像是粉紅男一樣,想要得到Walt這般的父親或是師長的肯定,而其實他從來不知道怎麼為自己而活,他總是以別人的需要為出發點,來達成自我的滿足。恩...有時候真的自己就是這樣。哎呀! 第一次帥哥可以這麼讓人有反思,我們可別再迷戀阿伯肯定的言詞了!我的靈動、情緒被劇中的歐基桑牽連好幾周,現在要下庄了。

與手機、網路共處,如履薄冰(上)


最近女兒滿了13歲,早就有了手機的她,本來是因為family link家長監管的功能,而不能安裝app,對自己的手機是興趣缺缺,很少用手機。過了13歲的開學,完全一反前些日子的狀態,開始對手機的喜愛程度,不輸於我。
原來,13歲後family link就取消家長監管的功能,讓她可以在google商店到處嘗試她總是看同學玩的手遊。
我是後來得知此事,想說該來的終於來了,跟她討論後,她的手機使用時間打開放為每日放學可以玩一個半小時的手機,直到七點晚餐後就不允許玩手遊。不過,她仍是可以去看line的訊息。第一次段考前,手機時間開放,我真是尺度大開,持續觀察孩子怎麼使用手機。
看起來,是讓我挺放心的。從某些行為看到她有在尊重媽媽,例如一開始我發現她能裝遊戲,叫她把手機拿過來兩人談判桌前,她很配合而且甚至願意要我刪除手遊。當下,我沒這麼做,想說google保障孩童權益,而到底我有權責刪除她的東西嗎?這疑慮讓我沒衝動下手,好嘞加載,那重要時刻我把我的恐懼收拾的很好。
後來,能從每週末才能玩電動開放到每日都能玩電動,女兒實在是開心到不要不要,愛死媽媽了。
不過,之後也發生了一些事情。。。

Wednesday, October 9, 2024

好奇心

好奇心殺死一隻貓。但是,在此時此刻卻帶來不少的餘音繞想。

道德的尺舉起,揮動,想要斬斷這不不健康的心思,是快樂,是為生命帶來活力,與熱情。

最近聽到有人說,passion是帶來熱情也伴隨苦痛的代價。真是精準啊!

原來我們如此渴望被陪伴被重視,是各種眼光吧,我覺得蠻累人的。所以安靜,因一切都起於對人性的好奇,就讓好奇慢慢地經過去。

Sunday, June 16, 2024

消滅的肚子

早上看到親愛的老公坐在地上看電視,突然發現微凸的肚子好像消減了啊!
力馬稱讚老公:「最近好像瘦了喔,腰出現了唷!」跟他報告這個好消息。
老公反射性謙虛地要回應時,在旁本該專心打電動的二魚,而且個性溫良恭儉讓的他平淡地接話:
「他只是衣服比較大。」

「只是衣服比較大」這句話,浸潤客廳悶熱的早晨空氣中,我是家裡最吵的,狂笑說:「基因遺傳的真好!」

爸爸看起來是甚是滿意,兒子練就他講幹話的幽默了。

#還是要推教養與閱讀

Thursday, June 13, 2024

最近家有青少年

 


最近家有青少年,我們是如坐針氈,在姐姐升上國一之後,大部分是安定地在家中做日常。姐姐不喜歡戶外活動,喜歡靜態地處在舒適圈家中,當媽媽我雖然很擔心,不過我也努力了好長的歲月,站出聲喊著全家去哪去哪,不過,這不是我熱衷的事物,目前我就放下這件事,要出遊,就自己出遊去吧,這樣比較爽快!

她開始有了通訊軟體,使用手機是蠻配合我們家長的要求,而ipad上有她的line軟體,她開始喜愛跟同學用line交流,時常看到她抱著ipad歪在沙發上聊line。總是,我看到了,就會詢問:「該做的事做了嗎?數學算了嗎?英文讀了嗎?」姐姐會好聲地回我:「好」或「馬上做。」
能夠有這樣的默契實屬不容易,原因是,第一、她忽略我的問題,假裝沒聽到,雖然那算是我不禮貌的打斷行為,不過還是請小孩好聲好氣回應我。第二、她必須誠實以對,到底自己有沒有做了該做的事情。花了整個國小6年的時間跟她磨耗,而建立起的互相信任,在我們母女間有種適當的距離,以及體諒。
但,忙碌的爸爸回到家,看到女兒時常抱ipad聊天,女兒一時的變化(幾個月形成的行為)似乎不太能接受,有幾次都比我先動怒希望她關機。而女兒對於強權的態度就跟她爸爸一樣,會直接翻白眼,然後有時候還會把我提出來當擋箭牌,說:「媽媽說可以。」
有一次,爸爸氣噗噗地走進房間找到正在專心做家事&哼歌的我,質疑我跟女兒的默契,是否太縱養她了?在這之前,我有感覺到他們父女間那種不協調的親子隔閡,巴特,我不是當事人,根據歐巴桑人生閱歷,當事人覺得有問題再來協調較為洽當壓。這時,我輕風飄了一些話:「你的擔憂是甚麼?」「如果你覺得有問題,你可以找她好好跟你談話,我一定坐在旁挺你。」然後,微笑有氣質離開阿!這件事還有繼續解下去嗎,我跑去客廳,跟女兒曉以大義說:「爸爸會念你,是很擔心你,你也別這樣。。。。。」(這件事做與不做都可以,我看我是多嘴)
後來,朋友剛好給了彭菊仙【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守則】,先遞交給爸爸觀賞了。上週回到高雄媽媽家,爸爸帶著此本書,女兒終於放下手邊的漫畫書,把它拿來翻閱,一邊看一邊說:「這還真好看。」
我回:「噗,你是看了甚麼?」
她說:「我覺得我還沒青春期耶!」
我吃驚心理OS:「這是怎麼得到的結論!」
她又解釋:「阿,我是覺得我好像很小就是這樣長大的!」
我整個要笑到”變軌”,怎麼有同感。

Plurk